警报:美计划攻击中国“北斗”系统!
发布日期:: 2011/7/1 作者来源:: 百度/卫通达
近年来,美军不断加大对太空的投入力度,将航天预算的70%用来发展军用卫星。为了满足实时获取全球目标信息的需要,美军不断增强卫星的侦察能力,完善太空监视网。那么,此次美军卫星所进行的升级换代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美军为何如此热衷于太空力量的建设?
美卫星全面升级换代
二炮指挥学院教授邵永灵介绍说,卫星一般来说有四种用途:即监视和侦察;对空间目标监视;通信,用来传输数据:定位导航。美国对于四个领域的通讯卫星进行全面的升级换代。
“2+2”卫星计划:美国目前在轨的光学侦察卫星主要是“锁眼”系列卫星,分辨率0.1米。2009年,美军启动了“2+2”卫星计划部署完以后,可对全球进行详细的侦察和监视。雷达卫星由“发现者II”代替“长曲棍球”,计划由24颗卫星组成,能获得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可在不同天候及夜暗条件下实施侦察,能探测和跟踪全球移动目标。
导弹预警卫星将用“天基红外系统”取代“国防支援计划”卫星。“天基红外系统”能对全球导弹发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跟踪弹道导弹的运行轨迹,能辨明目标真假和导弹碎片。
“空间篱笆系统”:美军建立的太空监视网,能对直径大于0.1米的1.73万个太空目标进行编目,监视直径在0.01米以上的太空物体30万个,跟踪800多颗在轨卫星。计划2015年以前改进完成的“空间篱笆系统”,将空间编目数量增加到10万个以上,根据设计要求,该系统具备空间目标属性判断、威胁判断、筛选等能力。
通信卫星系统:美军不断研制新型通信卫星,如“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先进极高频”和“移动用户目标系统”等。未来,美军将用“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取代增强型“全球广播服务系统”,用“先进极高频”替代现役的“军事星”。完成改进后的美军国防通信卫星,将具备抗核电磁脉冲能力。
第三代GPS卫星:美军不断提高GPS精度。目前在轨的24颗卫星,将被增至30颗,部署完以后,将大幅度提升GPS在高纬度地区的覆盖范围,覆盖角由现在的5°提高到20°。正在研发的第三代GPS卫星,定位精度0.3米,授时精度1纳秒。
邵永灵认为,美军痴迷于太空力量的建设缘于太空领域是其安全“软肋”。从作战角度分析,美国已经离不开军用卫星了,美国越来越依赖太空,所以太空的各种卫星、传感器就成为一个非常脆弱的地方,特别容易遭到攻击。这就为非对称式的打击提供了机会。一个实力很弱的国家,却可能具有攻击一个先进国家卫星的能力。所以,美国把太空视为自己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美国这次对军用卫星系统全面升级换代,体现出美国对整个空间的重视。
美研究攻击“北斗”技术
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军方在积极升级自己的卫星系统时,也在暗地里研究如何对付中国“北斗”卫星。据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报道,早在中国上世纪末发展“北斗-l号”导航卫星时,美国人就开始研究相关的干扰措施。美军发现,“北斗-1号”的最大弱点是导航卫星必须要接收地面用户机发送的微弱信号才可能完成定位,只要对卫星的接收机实施阻塞干扰,卫星接收不到地面的应答信号,就能让整个“北斗”系统陷于瘫痪。据美国《C41SR)杂志披露,从2001年开始,美国空军空天司令部就秘密在早期天蝎座通信卫星干扰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专门的干扰机,只要将这种干扰机对准“北斗-1号”系统的卫星,大量发送类似网络垃圾邮件的垃圾信息,就会使该卫星的接收机达到饱和,进而无法完成任何导航定位服务。
不过,美国人认为这种干扰机恐怕对“北斗-2号”系统不起作用,因为后者的大部分卫星采用了与GPS系统类似的无源定位方案,卫星对信号只发不收,那么这种干扰就很难起全面压制的作用。
此外,美军还在研制一种欺骗式干扰技术,这种技术专门用于模拟“北斗-2号”卫星发出的信号。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发展“北斗-2号”系统是出于本国经济利益和国防独立的需要而非与美国人制造冲突。
在空间技术特别是导航技术领域,中美应增加合作而非对抗。因为“导航战”必然是一柄双刃剑,美国人用来对付中国的技术,完全可以被中国用来干扰系统,一旦这两种系统因为双方的敌意而瘫痪,受到损失的将不止是中美两军,甚至还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更严重的是,大量民用用户受到干扰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大量受干扰的民航客机将无法找到机场,巨轮将因此迷失方向而触礁……
美卫星全面升级换代
二炮指挥学院教授邵永灵介绍说,卫星一般来说有四种用途:即监视和侦察;对空间目标监视;通信,用来传输数据:定位导航。美国对于四个领域的通讯卫星进行全面的升级换代。
“2+2”卫星计划:美国目前在轨的光学侦察卫星主要是“锁眼”系列卫星,分辨率0.1米。2009年,美军启动了“2+2”卫星计划部署完以后,可对全球进行详细的侦察和监视。雷达卫星由“发现者II”代替“长曲棍球”,计划由24颗卫星组成,能获得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可在不同天候及夜暗条件下实施侦察,能探测和跟踪全球移动目标。
导弹预警卫星将用“天基红外系统”取代“国防支援计划”卫星。“天基红外系统”能对全球导弹发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跟踪弹道导弹的运行轨迹,能辨明目标真假和导弹碎片。
“空间篱笆系统”:美军建立的太空监视网,能对直径大于0.1米的1.73万个太空目标进行编目,监视直径在0.01米以上的太空物体30万个,跟踪800多颗在轨卫星。计划2015年以前改进完成的“空间篱笆系统”,将空间编目数量增加到10万个以上,根据设计要求,该系统具备空间目标属性判断、威胁判断、筛选等能力。
通信卫星系统:美军不断研制新型通信卫星,如“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先进极高频”和“移动用户目标系统”等。未来,美军将用“全球宽带通信卫星”取代增强型“全球广播服务系统”,用“先进极高频”替代现役的“军事星”。完成改进后的美军国防通信卫星,将具备抗核电磁脉冲能力。
第三代GPS卫星:美军不断提高GPS精度。目前在轨的24颗卫星,将被增至30颗,部署完以后,将大幅度提升GPS在高纬度地区的覆盖范围,覆盖角由现在的5°提高到20°。正在研发的第三代GPS卫星,定位精度0.3米,授时精度1纳秒。
邵永灵认为,美军痴迷于太空力量的建设缘于太空领域是其安全“软肋”。从作战角度分析,美国已经离不开军用卫星了,美国越来越依赖太空,所以太空的各种卫星、传感器就成为一个非常脆弱的地方,特别容易遭到攻击。这就为非对称式的打击提供了机会。一个实力很弱的国家,却可能具有攻击一个先进国家卫星的能力。所以,美国把太空视为自己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美国这次对军用卫星系统全面升级换代,体现出美国对整个空间的重视。
美研究攻击“北斗”技术
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军方在积极升级自己的卫星系统时,也在暗地里研究如何对付中国“北斗”卫星。据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报道,早在中国上世纪末发展“北斗-l号”导航卫星时,美国人就开始研究相关的干扰措施。美军发现,“北斗-1号”的最大弱点是导航卫星必须要接收地面用户机发送的微弱信号才可能完成定位,只要对卫星的接收机实施阻塞干扰,卫星接收不到地面的应答信号,就能让整个“北斗”系统陷于瘫痪。据美国《C41SR)杂志披露,从2001年开始,美国空军空天司令部就秘密在早期天蝎座通信卫星干扰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专门的干扰机,只要将这种干扰机对准“北斗-1号”系统的卫星,大量发送类似网络垃圾邮件的垃圾信息,就会使该卫星的接收机达到饱和,进而无法完成任何导航定位服务。
不过,美国人认为这种干扰机恐怕对“北斗-2号”系统不起作用,因为后者的大部分卫星采用了与GPS系统类似的无源定位方案,卫星对信号只发不收,那么这种干扰就很难起全面压制的作用。
此外,美军还在研制一种欺骗式干扰技术,这种技术专门用于模拟“北斗-2号”卫星发出的信号。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发展“北斗-2号”系统是出于本国经济利益和国防独立的需要而非与美国人制造冲突。
在空间技术特别是导航技术领域,中美应增加合作而非对抗。因为“导航战”必然是一柄双刃剑,美国人用来对付中国的技术,完全可以被中国用来干扰系统,一旦这两种系统因为双方的敌意而瘫痪,受到损失的将不止是中美两军,甚至还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更严重的是,大量民用用户受到干扰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大量受干扰的民航客机将无法找到机场,巨轮将因此迷失方向而触礁……